转自《南方都市报》
(暨南大学管理学院会计学系教师团队)
发展是第一要务,人才是第一资源,创新是第一动力
广东高校黄大年式教师团队
在暨南大学管理学院会计学专业,很多教师是身兼多种角色的。你看到他是校长,他是“全国会计名家”,回到课堂,他可能正在给本科生讲授《基础会计学》。在这个教师团队,有这样的惯例:资深的教授、博导,需要为本科生教授基础课程,把最新的科研成果带到他们的课堂。
暨南大学校长、该校管理学院会计学教师团队带头人宋献中解释:这么做的目的,是为专业的人才培养服务。
名师承担本科生课程
这一团队拥有宋献中、胡玉明和沈洪涛三名全国“会计名家”,七名全国“会计领军(后备)人才”,一名广东“高等学校教学名师”和一名广东“青年珠江学者”。在暨南大学管理学院,他们长年教学评估的成绩都名列前10%.不过,这里有条不成文的规定,这些“名师”无一例外,每学年要承担本科生课程,并将自己最新的科研成果融入课堂教学。
“名师”们通常重任加身,何来精力兼顾本科教学?宋献中给出缘由:通过教授来让学生们认识专业。“让对专业认识深刻的教授讲授前期基础课程,能加深学生对专业的认知度和认可度。教授能站在比较高的层面,对整个专业看得很清楚,对学生以后要面对的知识构架也看得很清楚。”
他透露,甚至有博士生导师放弃带博士生的机会,将主要精力投入本科生课堂,把自己的研究直接搬上讲台。对于这样的“规矩”,团队有自己的考虑———让教授站在教学第一线,年轻教师就有更多精力投入科研。通过这种方式,营造以老带新、以老让新的氛围,从而实现师资和专业实力的传承。
因材施教,设学术班和实务班
在会计圈里流传着这样的说法:“广东会计看暨大”。在宋献中看来,这些都是促使团队前进的动力。
他们主张对学生因材施教。以“华侨最高学府”著称的暨南大学,招收的学生包括境外生和内地生。由于高中基础存在差异,导致内地生和境外生在课程基础和思维习惯上存在差异。为此,团队专门针对不同学生编写了两套不同教材。这些教材又分为全英、双语和中文三种版本,以方便对学生进行分类教学。
会计系还推出了本科卓越财会精英人才培养项目,每年从会计学系大二本科生中选拔40名左右优秀学生,根据个人需求和兴趣分班,以进行分类培养。有继续深造意向的学生,可以报读学术班;有意走向工作岗位的学生则报读实务班。
学术创新班由团队内优秀的中青年科研骨干“一对一”地担任学术导师,开设学术创新类课程,通过课程系统性地讲解学科研究前沿,传授科研方法,引导学生加入导师科研课题或承担大学生创新项目,培养学生的研究能力。
实务班则跟普华永道会计事务所等企业合作,由企业另配5名导师,对学生们强化技能。这样,他们一旦步入社会,很快能适应手头工作。
注重实践,丰富完善教学案例
与企业紧密联系的不单只学生,还有团队教师们。例如,团队成员沈洪涛走上面向公众的“羊城学堂讲座”,宋献中、胡玉明作为“全国会计名家”,主讲“全国会计名家公益大讲座”等;在中国会计学会、中国审计学会、广东省会计学会、广东省注册会计师协会、广州市注册会计师协会等学术和行业机构中,教师们担任理事、专家和顾问等职务。不少团队成员还担任多家(拟)上市公司独立董事或外部监事。此外,他们还承担了来自政府部门和企业的横向课题,如沈洪涛承担的《越秀地产环境核算与报告》、朱滔承担的《广州注册会计师行业发展报告》等项目。
这些实践会给教学和科研带来怎样的作用?“作用太大了”,会计学系主任黎文靖感叹。“比如现在研究薪酬,如果不去企业,根本不知道他们的薪酬体系是怎么做的。”团队成员将调研和实际工作中获得的案例引入课堂,其中,仅入选中国专业学位教学案例中心案例库的就有40多篇。
采写:南都记者刘雪
摄影:南都记者何玉帅